下任首相仍然“短命”? 劉江永分析,之所以這一次各大派系都不推舉候選人,一個重要原因是無論是誰當選下一屆自民黨總裁或日本首相,都極有可能仍是個短命“首相”。 就目前狀況,民主黨很有可能要求提前大選,一旦自民黨內部也出現(xiàn)同意提前大選的呼聲,或新首相難以繼續(xù)維持,接下來,日本就將重新進行大選,而目前種種跡象表明,這次選舉對自民黨而言是兇多吉少。一旦慘敗,自民黨將讓位于民主黨執(zhí)政;如果是小敗,雖然自民黨仍可以執(zhí)政,但丟掉了三分之二的多數(shù)議席,自民黨總裁也必須引咎辭職。 不過,對于68歲的麻生而言,顯然只要當把首相過把癮就可以了。相反,要慎重考慮的反而是那些60歲剛剛出頭相對年輕的競爭者?!八麄儠紤],是在風口浪尖上出來,一旦當了短命內閣,引咎辭職,馬上就結束政治生命,還是讓麻生先接著這個燙手山芋,將來他如果過關,大家沾光,熬個一官半職,為以后的政途打好基礎,一旦麻生下臺,大家可以再起來取而代之?!眲⒔勒f,總而言之,情況復雜,日本政壇的動蕩和政壇人物之間派系的錯綜復雜的人事關系有關。 鄰國關注日本首相更迭 日本首相頻繁更迭,對東亞影響顯而易見。 有專家分析認為,日本政局穩(wěn)定有利于其經(jīng)濟發(fā)展和領導人之間的交往的日程安排,首相頻繁更迭其政策是否具有連續(xù)性,不得不使周圍鄰國注意觀察。 劉江永說,韓國對下任首相的熱門人選麻生太郎的印象并不好,他們擔心麻生上臺后日本的政治的右傾化會重新抬頭,從外交日程安排看,原定于9月21日在日本舉行的首屆中日韓首腦會議,在福田辭職后會順延。換了新領導人,首腦們彼此的溝通了解還需要過程。 此外,今年中國也將舉行亞歐峰會,屆時也會邀請日本領導人前來,但日本新的領導人會否將中國作為首選的訪問國家,要視日本外交日程安排,以及日本新的領導人的對華姿態(tài)而定,存在不確定性。 一位專家向本報記者分析說,就中日關系而言,麻生并不像小泉那樣主張盲目參拜靖國神社,但他也不像福田那樣對中日關系非常熱心,一旦他上臺,中日關系大的方向不變,也不會改變領導人之間的交往,但是否會像福田時期那樣,可以建立相互信賴的關系、不斷推進戰(zhàn)略互惠,還需要觀察。 “目前而言,中日關系、日韓關系都有脆弱的一面,新的日本領導人上臺后,要看一些矛盾是解決了,還是增加了。日本政局的變化不是個終點,而是個起點,未來日本將進入政局動蕩的時期?!眲⒔婪治稣f。來源:廣州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