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震(公元59一124),字伯起,東漢弘農(nóng)華陰人。曾任丞相、太守、太尉等。 楊震為官清廉,不謀私利。他始終以“清白吏”為座右銘,嚴格要求自己,“不受私謁”。 楊震在由荊州刺史調(diào)任東萊太守赴任途中,路經(jīng)昌邑(今山東巨野縣東南)時,昌邑縣令王密,是他在任荊州刺史時舉“茂才”提拔起來的官員,聽說楊震途經(jīng)本地,為了報答楊震的恩情,特備黃金十斤,于白天謁見后,又乘更深夜靜無人之機,將白銀送給楊震。楊震不但不接受,還批評說:“我和你是故交,關(guān)系比較密切,我很了解你的為人,而你卻不了解我的為人,這是為什么呢?”王密說:“現(xiàn)在深夜無人知道。”楊震說:“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能說無人知道呢?”受到譴責(zé)后,王密十分慚愧,只好作罷。楊震“暮夜卻金”的事,古今中外,影響很大,后人因此稱楊震為“四知先生”。 楊震為官,從不謀取私利。在任涿郡(今河北涿縣)太守期間,生活十分簡樸。親朋好友勸他為子孫后代置辦些產(chǎn)業(yè),楊震堅決不肯,他說:“讓后世人都稱他們?yōu)椤灏桌簟訉O,這樣的遺產(chǎn),難道不豐厚嗎!” 楊震為官唯才是舉,選賢任能。延光二年,楊震任太尉時,漢安帝的舅父、官居大鴻臚(九卿之一,分管禮儀)的耿寶向楊震推薦中常侍(傳達皇帝詔令和掌管文書的官員)李閏的哥哥,想讓其入朝做官,楊震堅決予以拒絕。于是耿寶就親自到楊震住處拜訪,并威脅說:“李常侍是皇上所重用的人,想讓你征召他的哥哥人朝做官,我耿寶僅僅只是給你傳達一下皇上的意思而已?!睏钫鹆x正詞嚴地說:“如果朝廷想讓‘三公’之府征召誰,就應(yīng)該由尚書那里把皇帝的敕書送來,怎么能讓你來傳達皇上的意思呢?”耿寶無言以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