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國家博物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后發(fā)表了重要講話,闡述了“中國夢”話題。作為個人,我們會問何為“中國夢”?“中國夢”究竟離我們有多遠?怎么才能實現(xiàn)“中國夢”?這些問題,其實早有答案:“中國夢”歸根結(jié)底是人民的夢,是我們每個人的夢。要實現(xiàn)“中國夢”就得升升自己的素質(zhì)。 要有正確的價值觀。實現(xiàn)偉大的中國夢,離不開雄厚的物質(zhì)基礎(chǔ),更需要強大的精神支撐。這個強大的精神動力就是要讓全體國民擁有好的價值觀,消除從眾心理。要有一種主動學習的價值觀,營造健康向上的氛圍?!拔鹨詯盒《鵀橹?,勿以善小而不為”,做好小事,做成小事,在為社會做奉獻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要有開放兼容的氣度。 “中國夢”是民族復興夢、強國夢。作為大國、強國要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對外對內(nèi)都應(yīng)該有一種開放兼容的氣度,每一個國民對國際國內(nèi)發(fā)生的一些特別是涉及中國的事件,既要有關(guān)心時事的熱心,也要有理智的分析,更要合理的表達個人見解。比如,馬航失聯(lián)事件發(fā)生后,我國著名乒乓球運動員鄧亞萍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因微笑出席2014勞倫斯世界體育頒獎典禮,而被有些媒體炒作缺乏愛國心、沒人性。相反有很多網(wǎng)迷留言稱這兩者根本不能畫上等號,不能相提并論??梢哉f這就是一種理智的分析,更是一種開放兼容的態(tài)度。 總之,“中國夢”不是要建造一座空中花園,它與我們每個人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息息相關(guān),是建立在每一個普通人的夢想之上。只有個人素質(zhì)得以提高,才能讓“中國夢”成為現(xiàn)實。(香格里拉縣洛吉鄉(xiāng) 丁素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