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是在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擴大影響范圍、影響成果的實踐活動。強化典型引路是教育實踐活動集中學習環(huán)節(jié)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落實中央“照鏡子”要求的一項主要舉措。樹典型、傳經(jīng)驗,提供更多面的鏡子、更實實在在的經(jīng)驗,是引領黨員干部查找自身差距的重要方式。我省將武定縣插甸鄉(xiāng)黨委、孟連縣勐馬鎮(zhèn)黨委、香格里拉縣金星村史跨迪黨支部等基層組織及高德榮、王裕寧等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的先進事跡集中展示。為我省基層組織及黨員干部樹立了實實在在的標桿,打開了向典型學習,找自身差距的重要窗口。在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如火如荼進行的階段,作為一名黨員干部要從各方面提升能力,真正融入到實踐活動中,要能從典型、從標桿中查找自身的差距,能力的不足。 一是找思想認識的不足。認識是行動的先導,只有正確的認識,才有自覺的行動。在教育實踐活動中,所有黨員干部要真正認識群眾的力量,群眾的重要性。用“意莫高于愛民、行莫厚于樂民”的思想指導自己的行動。才能真正重視群眾,不把實踐活動當成一種形式。插甸經(jīng)驗、綏江經(jīng)驗是我省甚至是全國學習的模范,其成功的真正要領就是從思想深處重視群眾,真正融入群眾,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學習典型,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真正融入群眾深處,丟掉瞻前顧后,怕苦、怕累的思想。 二是找方式方法的不足。融入群眾,最重要的是融入群心,很多干部按照要求也進村入戶開展活動,但由于方式方法的欠缺,被群眾誤認為是走形式,走過場,很難真正走入群心。高德榮、王裕寧等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是群眾選出的典型,是群眾推出的標桿,我們黨員干部在開展活動時要學習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走入群眾的方式,要跟群眾保持朋友式的交往、平等式的交流、協(xié)商式的尊重。及時了解群眾的需求和訴求。用群眾的方式想群眾問題,解決群眾難題。 三是找實踐能力的不足。黨員干部融入群眾最重要的是傾聽群眾訴求,解決群眾實際困難,在融入過程中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實踐能力,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教育實踐活動是查找自身能力問題的重要契機,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教育實踐活動期間,我們黨員干部有更多的時間,更多的機會去真正解決群眾難題,用實實在在的實踐成果來取信于民。在實踐過程中要不斷積累實踐檢驗,提升實踐能力。努力成長為想干事、會干事、能干事的好干部。(維西縣藏傳佛教寺廟管理局 益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