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書中的《大學》有言:“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無數(shù)華夏子孫的不懈追求,也是從政者一生戮力追求的目標,筆者認為,在當下社會發(fā)展的新階段,黨員干部也應該從古文化中汲取營養(yǎng),滋養(yǎng)現(xiàn)實的土地。 作為新時期的黨員干部,格物致知是基礎。這包含了對知識的推崇和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古語教導我們,獲得知識的途徑在于認真研究萬事萬物。這到今天可以理解為從書籍和實踐中不斷地學習,始終秉持格物致知的態(tài)度去學習理解新觀念、新問題,從而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這又與哲學上的發(fā)展的觀念不謀而合。此外,格物致知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觀點。我們黨發(fā)展到今天,新中國之所以能夠取得碩果累累的成果,原因在于我黨堅持實事求是的發(fā)展道路。實事求是,就是要放眼現(xiàn)實,就我們每個人來說,要了解當下的方針政策,主流思想,立足現(xiàn)實、扎根現(xiàn)實,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作為新時期的黨員干部,正心修身是關鍵。做到了格物致知,不斷學習新知識、新觀念,秉持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當下部分從政官員禁不住權錢誘惑滋生腐敗,社會影響惡劣。2014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對云南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黨員干部要“對黨忠誠、個人干凈、敢于擔當”。三句話正是正心修身的樸素表達。對黨忠誠是每一個黨員干部最基本的素養(yǎng),而干凈和修身則是應該追求的目標,面對變化萬千的社會,保持內心的一份浩然正氣,面對誘惑堅定不移,才是真正的正心修身。 作為新時期的黨員干部,齊家是重要環(huán)節(jié)。家庭作為社會的細胞,對社會的發(fā)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齊家不僅要求每一個社會人遵守家庭美德,尊老愛幼,勤儉節(jié)約,孝敬長輩等,更是涵蓋了社會公德和職業(yè)道德,遵守社會公德,恪守職業(yè)道德,熱愛生活、熱愛工作,無論是對社會、事業(yè)還是家庭都有高度的責任心,對社會的發(fā)展做出自己的小小的貢獻方是齊家之舉。 作為新時期的黨員干部,治國平天下是應有的抱負。治國平天下與每個公民息息相關,對于黨員干部而言,治國平天下表現(xiàn)在工作生活中就是要牢記共產黨員的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對待每一個群眾,都要像親人一樣,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做到了正心、修身、齊家,就是向治國、平天下邁出了最重要的一步。(中共迪慶州委機構編制辦公室? 和秋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