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好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不僅是教育實踐活動的重點任務,也是群眾評價活動成效的重要指標。要解決好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關鍵是對照“三嚴三實”要求為民解憂,把群眾放在心坎上,想群眾之所想,幫群眾之所需,解群眾之所難。 要將“嚴”的要求貫穿始終。為民解憂,要求干部要嚴以修身,堅持將群眾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有一顆為民服務的公心,心里時刻裝著群眾,能夠以理論理想、黨章黨紀、民心民聲、先輩先進為鏡,不斷堅定黨性宗旨;能夠堅持走到群眾生產(chǎn)生活一線察民情、解民困,歷練意志品格。要嚴以用權,牢記權力來自人民,權力姓“公”不姓“私”,切實做到為民掌權、為民用權,絕不謀一己之私。要嚴以律己,堅持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統(tǒng)一,在不突破“底線”、不踩踏“紅線”的前提下,積極解決群眾的要求和困難。 要將“實”的標準落實落地。為民解憂,要求干部謀事要實,“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要對群眾的生產(chǎn)生活狀況心里有數(shù),對群眾的問題困難掌握清楚,結合本地本單位的實際認真謀劃民生實事,既要干得成,也要干得好,不讓“藍圖”變“爛尾”。創(chuàng)業(yè)要實,“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要走出“空調(diào)房”,走到“太陽壩”,放下身段,帶領群眾干實事,干一件成一件。做人要實,“不精不誠,不能動人?!睘楣僦溃自跒槿?。要言必信、行必果,堅持重承諾更重踐諾,以實際行動取信于民,以良好作風服務為民。 “三嚴三實”是黨員干部的作風標準和行為準則。只有對照“三嚴三實”要求,扎扎實實解決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才能推進教育實踐活動不斷走向深入,讓教育實踐活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讓群眾路線真正落實到活動中。(香格里拉縣上江鄉(xiāng)? 楊永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