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2018一道国产高清视频|夜夜福利一区二区三区av|中文字幕色婷婷在线视频|久久久久久久一线毛片

獨克宗小學建校80周年綜述

來源:香格里拉網 作者: 發(fā)布時間:2016-09-08 10:23:13

潤心育人 學脈綿延

新校園。

1936年9月8日,原云南省教育廳在滇西北迪慶藏區(qū)創(chuàng)辦了第一所省立小學——云南省立中甸小學校,無論是抗日戰(zhàn)爭艱苦貧困時期還是多事之秋,無論是教師匱乏、辦學條件簡陋,種種困難都沒有熄滅邊遠少數(shù)民族對知識渴望的火種,80年來,歲月更迭,從云南省立中甸小學校到大中甸完全小學、中心鎮(zhèn)紅衛(wèi)小學、建塘鎮(zhèn)第一小學和如今的獨克宗小學,細數(shù)獨克宗小學走過的每一個腳印,觸摸學校經歷的風雨滄桑,在獨克宗小學80年辦學歷史滌蕩中逐漸沉淀下來的,不僅僅是那些輝煌的成就,那些耀眼的名字,更重要的是這所老?!按笙鬅o形,孜孜樹人”的辦學思想,他的成長壯大見證了迪慶民族教育蓬勃發(fā)展的歷程。

高原民族教育的搖籃

走進獨克宗古城,茶馬古道似乎還訴說著悠久的歷史,優(yōu)美的弦子聲縈繞耳際,使千年古城散發(fā)出無盡的魅力,獨克宗小學始終都代表著古城里最靈動、鮮活、蓬勃的希望。80年前,本著為開拓經濟文化落后邊遠山區(qū)和交通閉塞的民族雜居區(qū)的文化教育事業(yè)、普及文化知識、培養(yǎng)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有文化、有知識的青少年人才的初衷,中甸小學校在一座占地不足二畝的古廟上成立了。

中甸小學校的成立可以說邁開了中甸縣開始民族教育的第一步,當時的教育發(fā)展不僅得到了群眾的支持,也得到了周邊各地區(qū)的大力支持,眾人托起了民族教育的希望。當?shù)卣腿罕妼⒊勤驈R作為學校辦學地點,同時土官千總指令大小中甸、格咱等地選送藏族鄉(xiāng)村子女和城區(qū)適齡兒童成為了第一批學生;一批來自麗江、鶴慶、劍川等地的教師毅然投身民族教育事業(yè),在學校發(fā)展的史冊上,記錄著第一任校長和永惠、第二任校長陳禹以及和鑒堯、羅淑莆、齊世昌、楊善徵以及黃紹明、丁立勛、洪梅、楊成龍等熱心邊遠山區(qū)民族教育事業(yè)的多位校長,副校長、代校長、教務、教導主任和百余名當?shù)睾屯饧處煛?/p>

1950年5月,中甸和平解放后,在原中甸縣委和各級黨委、政府的關懷下,學校步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普及民族地區(qū)的文化教育得到了高度重視。適齡兒童入學率逐年提高,教學條件、教學設備和教師隊伍不斷得到改善、充實和加強,在各級政府的支持下,僅從校園的基本建設方面,先后有四次大的擴建和新建,總投資達70多萬元,其中,1986年新建了占地1700多平方米一棟三層辦公、教學樓,學校占地面積從原來的4畝增加到34畝,建筑總面積500多平方米增加到2000多平方米。

2009年9月,在當?shù)攸h委政府及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捐資下,建設了獨克宗小學新教學樓,并在2011年11月舉行了竣工典禮取名為新東方教學樓,獨克宗小學基礎設施得到了完善。

文化延綿造就智慧的殿堂

文化的傳承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獨克宗小學從建立開始就注定了與歷史同呼吸、共命運,而每一次時代的變遷總會在學校歷史上打下深深的烙印。這些歷史財富賦予了獨克宗小學獨特的文化氣質——厚重深遠,艱苦樸素,與時代同行。

翻開獨克宗小學的校史資料,校友分布在北京、上海、河南、河北、山西、湖南、江蘇、安徽、四川、西藏、貴州、廣州等25個省市區(qū)。他們中有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不幸傷殘的牛士珍、苗孟生、松玉梅、陳志紅、夏繼松;在解放戰(zhàn)爭英勇犧牲的汪如江等;在平叛改革中犧牲的劉漢臣等;在新時代,有被國務院授予“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馬瑛;作品《飛馬拾銀》《浴》的作者周延鐸;更有為家鄉(xiāng)建設無私奉獻的優(yōu)秀各界人物,包括政界的齊扎拉、馬文龍、劉群、松濤、陳群、陳平、徐紹文、趙迪生等,商界的和剛、陳建生等,教育界的周建華、戴建文……

歷史的豐碑凝聚著教師的心血,一代代的教師傳道授業(yè)解惑,把這種優(yōu)秀品質傳承下來。上個世紀80年代的紅衛(wèi)小學逢下雨天就要劃小船進出,教室的窗戶基本上沒有玻璃,校園是個爛泥塘,為改變這種狀況,教師帶領學生自己動手綠化校園,通過籌資等形式鋪設了一條通往校園的水泥路;由于教學器材落后,熱心教育事業(yè)的教師自己動手制作各種教具。今天的獨克宗小學,在新時期的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中,以包容開闊的氣質辦學,在加大對教師培訓的基礎上,先后派出多名教師到北京、上海等地學習,同時從全國各地挑選新東方的10多名優(yōu)秀教師到獨克宗小學支教,也因為有了這樣一個歷史根基,厚實的人文底蘊,整個教師團隊在傳承的基礎上加以創(chuàng)新,以老帶新,相互學習,取長補短。老師們把學校當做自己的家,把同事當做自己的兄弟姐妹,把學生視為自己的孩子,各司其職、各盡其責、民主管理、形成班子凝聚力。在教育教學中,獨克宗小學堅持“以人為本、以眾博彩、以善導行、以特強校”的宗旨,以中流砥柱的形象引領潮流,續(xù)寫著曾經的光榮與夢想,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不斷提升,在歷年小學水平測試中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

開放辦學 特色引領

古城內許多國內外的游客、商人都在古城里生息。獨克宗小學可以說是一個小小的“地球村”,這里有來自周邊各地區(qū)的學子,也有來自韓國、美國等地的兒童,他們在獨克宗小學感受濃郁的藏文化,這個小小的窗口也成為了香格里拉文化的展示窗口。

獨克宗小學開放辦學的教學姿態(tài)促使多項教學成績在這里生根發(fā)芽。2011年,獨克宗小學開創(chuàng)迪慶首家少年宮的先河。少年宮在閑置的教學樓里建成,獨克宗小學的教師們利用2011年寒假加班加點,親手制作布標,研發(fā)了21個特色鮮明的興趣拓展課程,其中包括感恩教育、道德教育、廚藝展示、氣候變化探究室、小小創(chuàng)新室、舞蹈室、特色古箏、書法、圖書預覽、電腦培訓等。當新學期開始時,學生們涌向少年宮,在少年宮里一場場廚藝制作、手工制作、電腦培訓的課程激發(fā)了孩子們的想象力。尤其是獨克宗小學16年來以環(huán)保教育為主線,將龍?zhí)逗颖Wo納入學校少年宮活動中,組織學生到龍?zhí)逗舆吳鍜呃?、進行排污調查,起到了良好的環(huán)境保護作用。在一次次少年宮開展的環(huán)境保護課題、小小志愿者、交通安全課題中,獨克宗小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學文化。學校先后獲得紅軍小學、聯(lián)合國教科文衛(wèi)組織頒發(fā)的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教育實驗學校、全國二十二所長江水學校之一的獎牌,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衛(wèi)組織評為全國氣候變化項目學校、被“省級綠色學校”和“省級環(huán)境教育基地”、全國優(yōu)秀少先隊大隊等稱號。

除了少年宮,首家校園憶庫的創(chuàng)建也是獨克宗小學的一個創(chuàng)舉。獨克宗小學積極搭建了一個數(shù)字化教學的新平臺,讓家長學生老師一起參與進來攜手創(chuàng)書,把學校管理輸入平臺,包括模擬圖書室,有聲繪本,無聲繪本,便于學生學習,至今已有30多本電子圖書,校園憶庫的創(chuàng)辦對學校管理、教學科研、校園文化和校友文化等方面建設起到重要作用,贏得了家長學生一致好評。

2016年5月,中國航空航天專家院士一行訪問參觀了獨克宗小學。其中,龍樂豪院士特意就學生做的航天模型為在場人員進行了科普講解,專家田如森提出加大校園科普宣傳力度的建議,積極申報學生科普項目作品,更好地發(fā)展校園科普。院士進校園、講解科普知識,進一步激發(fā)了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和對航天科技知識的興趣,促進青少年體驗科學、快樂成長。

獨克宗小學開展的這些特色活動,促進了學校素質教育的實施,推進了“三生”教育的實效,凸顯了學校的辦學特色,整合了教育資源,形成了“家—?!鐓^(qū)”一體化的教育實踐體系。同時也帶領我州其他兄弟學校一起進來看、老師走出去看,在整體教學中拉開了校校聯(lián)動的教研模式。2013年5月23日,云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帶領各地州市教育局領導到獨克宗小學調研工作時說:“獨克宗小學將學生綜合技能培訓做得淋漓盡致,走在了全省前列!”2013年10月22日,參加第六屆北京可持續(xù)發(fā)展教育國際論壇時,國家教育部劉利民副部長稱贊獨克宗小學為家鄉(xiāng)開展可持續(xù)發(fā)展教育開了個好頭。

曾經擔任過獨克宗小學校長的齊玉英老師,從一名普通教師成長為一名優(yōu)秀的管理人員,她心存感激地說:“是歷屆黨政領導尊師重教,為學校的發(fā)展注入強大的動力;是政府和社會各界朋友關愛教育,出力建校,捐資助學,為學校興旺注入不竭的源泉;是學高德厚的師長們篳路藍縷,薪火相傳,為學校的發(fā)展作出卓越的貢獻;是歷屆校友感恩母校,報效家鄉(xiāng),盡心盡力,為學校的強大添磚加瓦;是一屆接一屆的紅衛(wèi)學子孜孜不倦,奮發(fā)向上,為學校增光添彩!”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關系到國家興旺發(fā)達,長治久安的重大問題,是文明之基,學校健康發(fā)展的保證,而小學教育是為孩子們一生發(fā)展奠基的基礎教育事業(yè),少有驚天動地的豪言壯語,更多的是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言傳身教,獨克宗小學將不斷創(chuàng)新思路,繼續(xù)書寫夢想與光榮。

責任編輯:鮑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