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維盛,男,納西族,1928年出生于維西縣保和鎮(zhèn)蘭永村古宗灣村民小組。 幼時的周維盛因家境貧寒,不僅上不起學,還要經常面臨吃了上頓沒下頓的困境,如此艱苦的環(huán)境造就了他一定要走出去找飯吃的信念。1945年,17歲的周維盛被國民黨抓壯丁服役13個月,后由于不愿為國民黨效力加入了云南省游擊隊。在此期間,他到處打聽民青組織,苦苦找了兩年,到1947年,周維盛終于找到民青組織并順利成為一名民青成員,并加入邊縱七支隊,擔任通信員。1950年,轉任二野十三軍輜重團團部聯絡員。因沒有文化,同年,他參加了十三軍教導隊學習班,1951年,擔任了六十五軍警衛(wèi)營二連班長。 抗美援朝戰(zhàn)爭期間,周維盛跟隨志愿軍赴朝參戰(zhàn),1953年4月,在備戰(zhàn)中,他積極帶頭挖工事,在他的帶領下,別人挖70公分,而他帶領的班挖了90公分,破了全連的最高紀錄。在幫助政治部挖洞時,充分汲取其他連隊的經驗,即使雙手刨出血泡也仍然堅持,順利完成了開挖任務,被中國人民志愿軍政治部授予記二等功兩次的嘉獎。同年,周維盛在馬良山戰(zhàn)役中,帶領部隊防守陣地,堅決完成黨和人民交給的任務,帶領全班戰(zhàn)士學會了使用四種武器,被中國人民志愿軍政治部授予記三等功三次的嘉獎。因表現積極,先后擔任了六十五軍警衛(wèi)營二連班長、六十五軍高炮團三連炮長、炮兵一七二團高炮連班長職務。1953年,周維盛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抗美援朝戰(zhàn)爭勝利后,周維盛從部隊復員回地方,被安排在維西縣林業(yè)局。工作期間,周維盛同志任勞任怨,想到戰(zhàn)場上流血犧牲的戰(zhàn)士,自己卻能活著回來已經是萬幸,地方工作再苦再累,他都積極作為、毫無怨言。由于功勛卓著,組織想讓他當領導,但周維盛認為自己文化水平低,僅有的知識都是在部隊學到的,擔心文化水平低而影響黨和人民的事業(yè),從而虛心地只做了一名普通工作人員。1985年,周維盛同志光榮離休。離休后,他每天堅持看報學習,不斷用學習來豐富自己的晚年生活。1995年,周維盛同志被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表彰為“為云南邊疆解放事業(yè)作出突出貢獻先進個人”。 (周云芳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