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5月16日四版) 我有點啼笑皆非。“芊芊,在我的世界里,我以為這叫獨立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比巳绻麤]有自己的思想,那和所有的應聲蟲有什么兩樣?“那可能是我這個年齡還不應該有媽媽您這些想法吧?” “是的,但是因為你喜歡跟媽媽聊天,不也是證明你接受一些不同于世俗的想法嗎?媽媽總不能自己想一套,跟你交流的時候又一本正經地說教?” 她笑了。 高二的時候,她有點皮,和一位同學非常膩,整個狀態(tài)都不好了,我很著急,跟那同學的家長通了電話,把她們倆隔開來??粗纯薜乃?,我沒有安慰,只是說:“我知道現(xiàn)在的你非常憤怒,也知道今天的你會非常恨我,因為我也有過你這年紀的時候,你所經歷過的,媽媽都經歷過,我甚至可以很清楚地明白你此刻的心情有多憤怒。但我是一個媽媽,一位母親,我不能因為害怕你此刻的憤怒就不履行自己作為母親的職責,更不能因為害怕你恨我就放棄該說的話,該做的事!因為如果此時我選擇了逃避問題,假裝大家都很和諧,那我就不是一個合格的母親!” “那你以為我就不能反抗了是嗎?”她抬起淚眼高聲問。 “你完全可以,就像當年的我一樣,可以做很多離經叛道的事情。但是我作為一個曾經無比叛逆的孩子來說,建議你不必去做。因為媽媽比你知道后果,所以希望你能冷靜下來,好好想一想,媽媽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再去做選擇?!?/p> “反抗是你的權利,而做出必要的糾正是我應盡的義務。你可以選擇行使或者放棄你的權利,但我 無論如何也必須履行我的義務。”我補充。 她聽了漸漸地低下了哭泣聲,沒有再說什么。 再后來,我給她請了假,帶她去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泰國走了一圈。不是去玩,而是讓她重新找回自己曾經的留學夢。畫餅充饑已經不管用,只有讓她置身于這樣的文化交融環(huán)境中,才會有切身體會。 后來,省教育廳留學機構來女兒學校招生,我們倆都非常慎重,經過認真地了解和篩選以后,選擇了現(xiàn)在她就讀的法國這所商學院。 來法國一年后,她在微信里跟我聊天時說:“媽媽,我覺得我真的很幸運,真的很感謝您,讓我能夠出國留學。” 感謝誰呢?難道不是應該感謝有夢想、肯勤奮的自己嗎? 出國,不是說國外就比中國好,而是我們不應該嘗試更多的可能性嗎?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嗎? 在我一個朋友文寫自己教育孩子的文章中,有幾句話我特別贊成,他說:“轉眼過去兩年多,我對孩子的教育,也有了一些體會和收獲。而這過程中,我不確定是我教會了犇犇更多,還是犇犇帶給了我更多的成長?!笔堑?,我們都是第一次為人父母,很多事情是和孩子一起成長的,都是磕磕碰碰地過來的。 回想起來,我從一開始,對于孩子的到來就有點犯傻。一開始孕吐,我以為是腸胃炎,很老練地拿起氟哌酸就吃了兩顆下去,后來倒還真不吐了,結果檢查出是有孕在身,醫(yī)生聽說我吃了氟哌酸傻眼了:“你怎么會不知道是懷孕呢?畢竟那么大人了!” 是啊,我怎么會竟然不知道呢?只有一個解釋:馬大哈。后來聽說這種藥會對孩子的身高有影響,所以每次芊芊遺憾地說自己個矮,我就心虛。 送芊芊上學,經常把她給忘記了,直接帶到單位那是常有的事。最離譜的一次是讓她跟我去寄信,在郵局外面,我讓她下車去幫我把信投進郵筒里,她一下車,我居然就忘記了她還要回來。放開剎車就走,要不是從觀后鏡里看到她一邊揮手一邊喊媽媽拼命追車,我就開車走了。所以芊芊長大后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覺得在我媽手里能活到現(xiàn)在真是一個奇跡?!泵看握f這些時都笑到淚奔,心底下卻是一陣陣的愧疚。 對不起,孩子,媽媽是第一次做媽媽,沒有經驗,做得不好,請你原諒。 在孩子兩歲半的時候,我和她父親分開了,那時她還不懂事,后來上五年級的時候懵懵地知道了一些,曾經問過我,“媽媽,為什么別的同學都是爸爸媽媽來接,我們家為什么不和爸爸住在一起?”對于這個問題,我的回答很謹慎。 “芊芊,你看外公和外婆,他們倆在一起快不快樂?”(不好意思,這里把自家父母也賣了。) “好像不快樂?!贝_實,她外公外婆在一起就吵架,要不就冷戰(zhàn),不得安寧。 “如果每天你回到家,看見我和你爸爸在吵架,像你外公外婆一樣,誰都不開心,你會開心嗎?” “不會!” “所以媽媽和爸爸就分開了。你的爸爸是好人,媽媽也是,但是我們的性格不合,就像你和你的那位同學一樣,不喜歡對方的性格脾氣,就會吵架,明白嗎?” “哦……”她似乎聽懂了。 “所以媽媽和爸爸分開,并沒有誰不愛你啊,你一樣有爸爸和媽媽,我們和其他父母不一樣,只是不住在一起而已?!?/p> 小小的芊芊明白了,也解開了這個我最擔心的心結。 最后,我想用芊芊對我的評價來做結束:“媽媽,你在對我的教育上,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你記得你曾經也是孩子,而且,你從來沒有把自己當成萬能的母親,幫我包辦一切?!?/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