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心地善良,待人誠懇,樂于助人,雖然沒讀過多少書,但懂得將心比心,以心換心的道理,因而很少與人紅過臉。 我讀高三時,母親在學(xué)校附近陪讀,她常常邀請我的同學(xué)來家里打牙祭,雖然那時我家經(jīng)濟也不寬裕,但她卻對同學(xué)很大方,常常做他們愛吃的紅燒魚、紅燒肉。母親說:“他們沒人陪讀,在這關(guān)鍵時刻,我們能幫一點是一點?!遍L此以往,我們班絕大多數(shù)同學(xué)都認識了我母親,并稱贊她是個難得的好家長。 高中最后一個學(xué)期,母親不知從哪里聽說,包50個包子、50個粽子給孩子們吃,高考就會百分百高中,于是便開始向人學(xué)習(xí)包包子、包粽子。我常常見母親在廚房里鼓搗,也常常吃到“殘次品”,若“試驗”成功,母親會高興得像個孩子,說以后不用打工了,可以開個早餐店。 那時,母親在一家餐館做洗碗工,工資不高,每天卻忙得直不起腰。其實,母親是個大大咧咧的人,不善于做細活,我不理解她哪來的勇氣包包子、粽子。她卻笑著說:“我的心愿是希望每個孩子都考上理想的大學(xué),過自己想過的生活。”見我臉色不對,母親又補了一句:“當(dāng)然,我更希望你考上好大學(xué),將來擁有好生活。” 漸漸地,母親做的包子開始挺起圓潤的肚腩,粽子也學(xué)會了穿棱角分明的綠衣裳,竟比巷口早點鋪子的還要精巧三分。高考前一天,她兩點鐘就起了床,開始包包子和粽子,不多不少,50個包子、50個粽子,母親看著這些成品,特別得意。她拿到教室里一一分給我的同學(xué)們。大家都驚訝極了,班主任老師也對我母親的行為大加贊賞,而同學(xué)們因為收到母親的祝福,個個精神抖擻,立志要考出好成績。 我高考后,母親盤了一家小店,賣起了包子和粽子。她誠信經(jīng)營,食材專挑好的,盡管盈利并不多,而且非常辛苦,但她覺得生活有了奔頭,每天開開心心的。生活開始柳暗花明。我沒想到,母親的高考心愿竟然成就了她的事業(yè),我慶幸不已,漸漸地打開了心扉,開始盡己之能,幫助身邊的人。 大二那年,父親意外離世,我家陷入困境。我的高中同學(xué)得到消息后,紛紛向我伸出援助之手,不僅捐款捐物,還寫信鼓勵我,幫我度過了人生中最艱難的日子。同學(xué)們還常常背著我去看望我的母親,給母親買水果、送禮物,偷偷給她塞紅包。每每提起高中時光,同學(xué)們總是不忘高考季里,我母親的那一百個包子和粽子的心意。他們記著她的好,并時時提醒自己,要做一個像我母親一樣溫暖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