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7月24日第四版) 寒流裹挾著細雨,讓人冷得直哆嗦。采風的隊伍早已分散在大霧之中。攝影家隊伍在李勇的帶領(lǐng)下,與我們暫且別過,我們約定好正午時分在景區(qū)下口休息站集合。 隨著海拔的下降,蒸騰的霧氣緩緩漫向山頂,細雨停下了追趕的腳步,天界洞開。千畝高山杜鵑林零星吐露出紅白黃粉相間的花朵,數(shù)以萬計的花蕾在枝叢間含苞待放,杜鵑、畫眉、野雀的啼鳴回蕩在山谷間。稍微平坦的草甸間,直立叢生的大葉杜鵑與怒放的紫色報春花、馬先蒿、燈盞花和不知名的野花小草,在山風的吆喝聲中此起彼伏。聲勢浩大的山歌擂臺賽,響徹山谷。西坡流石灘的高山大葉杜鵑林,像一簾簾從天而降的瀑布群,似翻騰的游龍,又似跳躍的飛魚,它們在陽光下閃爍著翠綠色的鱗甲,結(jié)對而下,滿坡滿谷都是它們追逐嬉鬧的聲音。我小時候曾見過老家高山上的大花杜鵑,由于金沙江畔氣候溫潤,雨水豐沛,光照時間長,這些杜鵑樹生長速度很快,每年夏天,漫山碩大艷麗的花朵競相綻放,美不勝收。倘若再過十天半月,到了盛放期,花叢連綿如溪流,繽紛似綢錦,流石灘將壯麗無比。我想,石卡雪山西坡的高山杜鵑林海,應該是滇西北高原流石灘上的千古絕唱之一。 南北山谷的峰崖上,群峰與云冷杉林渾然一體,行至緩坡平整的狹小地帶,杜鵑林突然間立起身來,他們簇擁在高大的云冷杉和闊葉林間,挺直了腰板,向云天借來陽光的繩索,一個勁地往上攀爬。 一棵十余株合體叢生的杜鵑花王,要數(shù)人才能擁圍過來,早開的花朵日漸枯萎,零星的花蕾還在陸續(xù)綻放,也許它是這片區(qū)域的杜鵑花頭領(lǐng)之一,始終要站成一樹引領(lǐng)族群怒放高歌的標桿。 潺潺溪澗帶著我們一路下行,一棵數(shù)米高的杜鵑花露出紅白相間的燦爛笑容。放眼望去,遠處蒼翠青山擁抱的洼地,一潭碧綠如玉的池水,靜若處子,這就是靈犀湖。青山倒映在湖面上,風勁處,蕩漾起陣陣清波,圈圈漣漪打破了湖面的寧靜。 靈犀湖藏語為“麻崩央措”,又稱“靈水”,距亞納青波牧場約6公里,湖面面積達2.93萬平方米。傳說湖下是犀牛神棲息的地方,有靈氣的人們可以看到它浮出水面的身影,所以稱它為“靈犀湖”。每年夏季,湖畔的草甸上百花爭艷,最引人注目的是高山觀賞藥用植物苞葉大黃。苞葉大黃又稱水黃,根部葉片如同蓮座,大片大片黃白色的苞片疊狀向上生長,仿佛是一座座小金色蓮花塔。相傳,到石卡雪山一定要看一看靈犀湖,只要在湖邊誠心祈愿,便會心想事成。 前方到站的隊員已經(jīng)在催促我們吃午餐了,此時我才感到饑腸轆轆,為了節(jié)省手機電量,我加快了下山的腳步。到了集合的休息驛站,隨風彌漫的燒烤味勾起我的食欲。閑聊中得知,開設休息驛站的夫妻來自四川,他們在香格里拉市城區(qū)做經(jīng)營批發(fā)代銷等生意十余年了,但這些年生意不景氣,就改行了。 老板娘性格開朗,笑容燦爛。她說:“做生意就講誠信實在,我們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做生意這么多年,有很多回頭客。今天大家吃的燒烤食材,都是一大早去市區(qū)買的,絕對新鮮?!闭f完,爽朗地笑出聲來。燒烤桌上冒出了香噴噴的烤肉味,大家胃口大開,談笑風生。 老板娘還告訴大家,他們建造的小木屋、燒烤平臺等,都是由鋼架和防水防腐環(huán)保木材組合而成,而且抬高了與草地接觸的距離。對游客餐食中留下的所有廚余垃圾,他們進行分類后裝入環(huán)保袋,直接拉運到垃圾處理站,絕對不能破壞了這里的一草一木。 (未完待續(x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