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南京晨光股份有限公司研發(fā)中心高級工程師,奧運火炬?zhèn)鬟f南京站火炬手徐錦新還有另一個讓人羨慕的身份:祥云火炬研制團隊成員?!皩ξ叶?,設計火炬和傳遞火炬都將是我一生的榮耀,”徐錦新說。 奧運火炬設計師、奧運火炬手,這兩個身份無論哪一個都足以讓人倍感自豪,同時擁有這兩個身份似乎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點,徐錦新做到了。他笑言,是自己報名時填寫的參與研制火炬的經歷幫助他有了第二次和“祥云”親密接觸的機會。 在祥云火炬研發(fā)過程中,徐錦新和他的同伴們主要負責的是殼體制造和內部連接結構方面的研發(fā)。九十天研制期,數十道技術難關,這是他們團隊當時遇到的最大挑戰(zhàn)。 徐錦新向記者介紹,薄壁成形本來是晨光公司的強項,但要不用焊接整體壓制成壁厚0.8毫米異形火炬難度極大,他們原來準備的幾套方案全部達不到理想狀態(tài),祥云火炬能誕生完全歸功于他們某一天的一個靈光一閃。最終,他們克服了各種困難,用時81天完成了研制任務,而且還申請了三項技術專利。 如今,當再一次握住祥云火炬時,徐錦新的身份有了變化,他從一名設計師變成了火炬手。徐錦新說,自己將永遠珍藏這支祥云火炬,而參與設計火炬和參與火炬?zhèn)鬟f這兩件事也將成為自己永遠的雙重榮譽。 盡管只跑了短短的60米左右,徐錦新依然十分激動,他表示,雖然跑的路程縮短了,但支持奧運的心不會有絲毫減少,同時這次傳遞還有為災區(qū)人民傳遞愛心的意義在內,可以說更有意義了。在汶川地震發(fā)生后,徐錦新也已多次為災區(qū)人民捐款,他說:“災區(qū)人民在災難面前所表現出來的堅強、勇氣和信心讓自己為他們感到驕傲,希望自己參與設計的火炬能在傳遞到災區(qū)時,讓災區(qū)人民感受到全國人民對他們的關心?!保ㄐ氯A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