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維西縣臘普河北岸的山腳下,四季長青的林木掩映著塔城中學。院內(nèi)西面是教學樓,東面是學生住宿區(qū),中間一院是教師住宿區(qū)和辦公區(qū),學校里有一塊800平方米的運動場,每周一,國旗總會在五百多名師生的注目禮中迎著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冉冉升起。 眼前的景象讓我想起了兩年前的塔城中學。當時我第一次踏入這所中學時,腳下是一段段坑坑洼洼的泥濘路,校園里除了一個籃球場是水泥地皮外全是泥巴地,師生的住宿和教學條件很差。開周會時,全校近30個老師就擠在一間不足15平方米的會議室里。 而今,學校面貌煥然一新,泥濘小路鋪上了水泥路,運動場加倍擴大,周圍還建了看臺。校園教學區(qū)、辦公區(qū)、學生住宿區(qū)、綠化區(qū)、食堂布局井然有序。 自塔城中學被定為教育改革試點學校以來,學校進一步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深化改革促進教學,組織教師到其他學校觀摩學習,引進新的教育理念,各教研組經(jīng)常開展教研活動,有效提高了教學水平。 走在校園,你就會被濃厚的校園文化所感染。教學樓前的“校園之星”專欄讓你看到學校的希望;安全衛(wèi)生專刊使你對學校管理工作由衷感嘆;優(yōu)秀作文書法作品展令你賞心悅目;內(nèi)容豐富的黑板報帶你走進知識的海洋。 其中最具特色的還是歌舞文化。塔城是歌舞之鄉(xiāng),在塔城中學,學生不僅學習文化科技知識,同時還通過開展課間操、文藝晚會、校園歌手大賽、歌詠比賽、運動會等形式,繼承和弘揚地方民族傳統(tǒng)文化。學校注重向師生傳播環(huán)保知識,每年開展保護臘普母親河活動,學校安置可回收垃圾箱,有效回收垃圾,美化了校園環(huán)境。 在改革發(fā)展進程中,國家投入資金改善了塔城中學辦學條件,全校教職工團結(jié)一心,投身教育事業(yè),教學成績顯著提高。2007年中考成績位列維西縣鄉(xiāng)下中學第二名;同年,學校被評為縣級常規(guī)管理先進學校和塔城鎮(zhèn)先進單位,成功申報二級一等學校,被定為維西縣三所示范學校之一。2007年該校校長唐守煒榮獲“省級優(yōu)秀校長”稱號,老師李翠花受到省級“先進德育工作者”表彰。(作者:楊海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