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迪慶州舉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揭牌儀式。州委常委、州委宣傳部部長李菊芳出席揭牌儀式并講話,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群,州政府巡視員董繼榮出席儀式。 迪慶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始于1999年的民間美術工藝調查,經過十年的努力,迪慶鍋莊、阿尺木刮、東巴造紙術、《格薩爾》說唱、藏族黑陶技術等五項被列入國家級保護名錄。列入國家級保護名錄的藝人有5人,列入云南省保護名錄的項目有7項,列入省級保護名錄的藝人有43人。 在揭牌儀式上,李菊芳說,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大工程,具有廣泛的現(xiàn)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保護中心要認真貫徹落實2005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相關精神,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fā)展”的工作指導方針和“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明確職責、形成合力;長遠規(guī)劃、分步實施,點面結合、講求突破”的工作原則,扎實推進我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李菊芳希望,中心成立后,要進一步鞏固和保持已取得的成果,進一步推進我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建設工作;加大宣傳力度,強化全民意識;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完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法律法規(guī),做到有法可依、依法保護,促進民族文化建設和旅游業(yè)的發(fā)展,為實現(xiàn)“文化興州”戰(zhàn)略目標作出更大貢獻。 我州縣各相關部門領導出席了揭牌儀式。(實習記者 王勁梅 雷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