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農(nóng)民黨員熊紹光 正在為客戶修補鞋的熊紹光。 “熊師傅是我們村里的萬能手,雖然每天干著很臟很累的活,但他是我們村不可缺少的人?!?趙大媽說:“他父親留給熊紹光的最后一句話是:用自己的雙手去做最干凈的事。這句話對他的教育很深刻,照亮了他人生前行的步伐。 熊紹光,上江鄉(xiāng)格蘭村海邊村民小組人,一個憨厚的中年男子,從小家里窮,上完高中他就在村里勞動?!半m然兩口子都沒什么文化水平,但還得生活下去?!毙芙B光說。改革開放以來,農(nóng)民出路多了,可以去打工,自己有手藝的靠手藝掙錢,而對于只會干點苦活的熊紹光來說,出門掙點錢有一定的難度,他為此很苦惱。1997年,熊紹光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心中有了一個想法:即便做不了什么大事,也要把小事做好。經(jīng)過考察,上江鄉(xiāng)街子上沒有人補鞋子、修單車、維修農(nóng)用器具,而當?shù)厝擞植辉敢庾鲞@個事情,于是熊紹光決定上街做“修補匠”。每天他身帶一把起子、一把板手、一個氣筒、一瓶膠水四樣工具,蹲在供銷社門前,為鄉(xiāng)親們提供服務。 開張第一天,在鄉(xiāng)農(nóng)科所上班的老同學碰到他,就把車胎漏氣的自行車推來補。因為手生,熊紹光硬著頭皮補胎,補了6次才補好。老同學笑著說:“補得很好,謝謝你?!毙芙B光感到很開心。如今,熊紹光已磨練出一把好手藝,僅僅幾分鐘時間,記者就看到有來補鞋、補輪胎、修噴霧器的顧客絡繹不絕,無論修補什么東西,熊師傅動作都那么熟練,神情是那么的專注,仿佛在他兩眼中只有修補的東西。他深有感觸地說:“我在這里補鞋已經(jīng)14年了,每天從這里路過的人幾乎都穿過我補的鞋。”說這話時,他的臉上有自得的神色。 每到其宗村和金江鎮(zhèn)的街子天,熊師傅都會開著手扶拖拉機去修補鞋子、維修小型農(nóng)用器具。有時,熊師傅遇到顧客修完鞋忘了帶錢或帶的錢不夠付修理費,他從不計較,讓人家穿上鞋就走。熊紹光一年有萬把塊的收入,他欣慰地說:“錢雖不多,但能供兩個娃娃上學,也能給村里年輕人帶個頭,讓他們勤勤懇懇做事,踏踏實實做人?!庇腥苏f,他是一名普通的黨員,做著簡單的事情,然而卻像喝的水、吃的鹽一樣,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還真有人離不開他的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