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慶藏族自治州紅軍長征博物館坐落在獨克宗古城月光廣場旁,伴著《十送紅軍》的音樂,一幅幅紅二、六軍團經過香格里拉時的情景壁畫在長廊里鋪開。 80年前,這里曾是紅二、六軍團在迪慶的臨時指揮部——中心鎮(zhèn)公堂。當年,在賀龍、任弼時、關向應、肖克、王震領導下,紅軍在這里成立了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湘鄂川黔滇分會中甸城軍分會,召開了重要的“中甸會議”。 “當時這支隊伍(紅二、六軍團)到來時,威武雄壯?!钡蠎c州黨史研究室主任孫彬濤說,當地群眾從因害怕而逃離到熱情地相助,這種變化與紅二、六軍團鐵的紀律和在“中甸會議”中提出的藏區(qū)7條紀律密不可分。 1936年5月3日,“中甸會議”確立了7項政治紀律,規(guī)定了嚴禁進入喇嘛寺、尊重藏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及風俗習慣等7項內容,贏得了藏族同胞的理解和支持。當地群眾積極為紅軍當向導,幫助紅軍找住房、買糧食。 “為更好地繼承優(yōu)良傳統(tǒng),迪慶州委、州政府和軍分區(qū)在中心鎮(zhèn)公堂原址上投資1599萬元,修建了迪慶州紅軍長征博物館,建立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國防教育基地?!钡蠎c軍分區(qū)政治部副主任楊理智介紹,近年來,軍地攜手共同把紅色文化與民族文化相融相承,倡導“紅色文化進村寨、民族文化進軍營”,學民族語言、唱民族歌曲、跳民族舞蹈、與少數民族交朋友的“三學一交”活動在部隊持續(xù)開展。 迪慶軍分區(qū)每年還開展“尋訪紅軍足跡、聆聽紅軍故事、爭當紅軍傳人”活動,組織官兵到紅軍長征紀念館參觀學習,組織黨政軍領導干部重走長征路,緬懷革命先烈,重溫革命艱苦歲月,在激勵黨員干部革命斗志的同時,讓紅軍精神和民族團結傳統(tǒng)世代相傳。 “有時候遇到難處了,我們會到紅軍長征紀念館轉轉,看看先輩們走過的艱辛路程,以及他們到來后給香格里拉帶來的變化,心里就很踏實?!辈簧佼數夭孛癖硎荆敖鹬楝斆住保ú卣Z:解放軍,意為“救苦救難的菩薩兵”)的守護,讓家鄉(xiāng)的日子越來越好了。 80年后的今天,紅軍長征博物館和月光廣場已成為獨克宗古城的主要地標。每當夜幕降臨,音樂聲響起,游客們與當地各族群眾在月光廣場上跳起歡快的鍋莊舞,“月光城”一派歡樂祥和之景。(云南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