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波在獨克宗古城的客棧里宣傳無償獻血。6月20日上午,記者在香格里拉獨克宗古城昌聰巷原素客棧,見到倡導“低碳、環(huán)保、奉獻、愛心”的“最美理發(fā)師”馮波,采訪他不一樣的生活方式。 用騎行方式宣傳無償獻血 41歲的馮波是哈爾濱人,是一名美發(fā)師。在工作之余,他騎行萬里,宣傳無償獻血,被網友們稱為“最美理發(fā)師”。 今年6月14日,他開始從大理經麗江至香格里拉的獻血宣傳騎行之旅。18日,騎行80多公里,到達香格里拉市區(qū),原計劃在香格里拉獻血小板,但州中心血站沒有采集設備和條件,采全血的時間間隔又未到,所以只能做宣傳活動,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引導更多人關注并參與到無償獻血的行列中來。 多年來,用騎行方式宣傳無償獻血,成了馮波生活的一部份。2011年,他從電視報道上了解到國外的獻血率是4%-5%,而中國卻只有0.87%。這條消息讓他萌發(fā)宣傳無償獻血的沖動,從此開始了單人單車獻愛心的騎行之路。2011年至2015年,他先后4次遠途騎行,沿河北唐山至哈爾濱、北京至漠河、唐山至海南三亞、北京至西藏拉薩等路線,聯(lián)系當地血站開展宣傳活動。 馮波說:“我的行為很多人不理解,說我傻,我也不想作太多解釋,只堅持做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其實我騎行的目的很簡單,騎幾千公里只要能動員一個人去獻血,目的就達到了?!瘪T波認為,騎行本身就是一種低碳環(huán)保出行方式,既鍛煉了身體,又能賞山水風光。香格里拉開滿鮮花的草甸、雄壯奇險的虎跳峽都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做一支蠟燭去點燃另一支蠟燭 對于經濟不寬裕的馮波來說,要實現(xiàn)騎行全國的愿望不是件容易的事,為節(jié)省費用,他自己買帳篷,條件允許時就露天住宿,有時也住二三十元一晚的農家旅店。對于吃的,只要能填飽肚子就行。他堅持早晨四五點鐘出發(fā),騎車時間每天都保持在12小時以上,最高紀錄是一天騎行19個小時。 “在騎行過程中遇到過被狼追、缺水、摔跤、受傷、天黑找不到住處的經歷,但也得到過很多人的熱心幫助。”馮波說,“一路走來,感覺世上還是好人多,騎行途中遇到需要幫助的人,我也會伸出援手。每次騎行,我都要帶上理發(fā)工具,在車上插一面寫有 ‘流動理發(fā)車’的紅旗,沿途開展義務理發(fā)以及無償獻血宣傳。我只是一支蠟燭,也許不能照亮整個世界,但我可以去點燃另一支蠟燭?!?/p> 有一次,馮波騎行到杭州吳山,當時好多市民從電視上看到關于他的報道后,來到廣場,和他一起走上獻血車,那一刻他被感動了。馮波說,這也是他在騎行路上遇到困難能堅持下來的最大動力。媒體對他獻血事跡的宣傳報道,擴大了影響力,使很多人提高了對無償獻血的認識,并積極參與其中,這讓他感到欣慰和自豪。 15年累計獻血122次超4萬毫升 2002年至今,馮波累計獻血122次,其中,全血2次、血小板120次。期間,3次獲得全國無償獻血奉獻金獎。15年來,他不僅僅累積下60多本獻血證、4萬多毫升獻血量,還用車輪丈量了萬里路程。如今,馮波依然堅持每月捐獻血小板,努力向他遇到的每一個人講述獻血的意義。 在采訪中,記者得知,除了熱心的無償獻血者和宣傳者外,馮波還是中華骨髓庫志愿者,2013年他還在深圳簽了遺體與器官捐獻志愿書。馮波的做法和選擇也得到了兒子的支持和理解。去年,他的兒子在19周歲生日那天也到血站獻血小板,目前已獻2次。 馮波堅持義務獻血,是源于2000年的一次煤氣中毒意外,劫后余生的他決做一些有意義的事,于是他走上了無償獻血的道路。截至目前,他獻出的血救治過200多名患者。 今年2月,馮波來到大理從事美發(fā)工作,主要在豆瓣網上預約理發(fā),生意還不錯?!敖窈螅疫€會定期獻血,每年抽出1至2個月的時間騎行宣傳無償獻血,帶動更多的人成為愛心獻血者,直到我老到騎不動為止?!瘪T波說。 在馮波的手機里,保留了許多條這樣的信息:“馮波先生,您此次捐獻的血液監(jiān)測合格,發(fā)往醫(yī)院救助患者。您的善舉喚醒垂危生命,感謝您奉獻大愛。”他說,每次收到這些短信時,是他最快樂的時刻。 90后的騎友小陳說:“老馮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感染了我,他千里騎行,宣傳無償獻血的事跡感動了我,我也要去無償獻血。”(施學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