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西縣白濟汛鄉(xiāng)家政培訓班見聞 夏日的維西縣白濟汛鄉(xiāng)綠肥紅瘦,充滿生機活力。鄉(xiāng)政府會議室里,一群中青年婦女認真地聽云南技師學院教師講解《嬰兒護理常識》。她們中有一位年輕婦女抱著一個才六個月大的嬰兒在認真地做著筆記。孩子大大的眼睛直勾勾地望著老師在黑板上寫字。 這位年輕婦女名字叫余向英,傈僳族,今年才27歲,初中畢業(yè),家住白濟汛鄉(xiāng)工恩村洛工洛組。洛工洛是一個高寒貧困的傈僳族山寨。余向英已經(jīng)有兩個小孩了,老大上了學前班。丈夫在縣城里務工,家中老人和年幼的孩子就靠余向英照顧。 “你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出來學習不容易?!本S西縣婦聯(lián)負責人對余向英說,“你出來學習,家里人支持嗎?” 余向英出來學習確實不容易。她和半歲大的孩子住在旅社里,吃在餐館里,每天花銷120元左右。還好,組織舉辦培訓班的維西縣婦聯(lián)、人社局和白濟汛鄉(xiāng)黨委政府為學員免除了學費,還為學員提供一頓午餐,以及學習實踐用品。 “我老公經(jīng)常出去務工,思想觀念比較新,我給他打電話講了參加培訓班的愿望,他表示支持?!庇嘞蛴⒄f,“我結婚前也出去打過工,但什么技術也沒有,不僅找工作困難,而且工資很低。家政服務市場很大,參加培訓后,掌握了技能,就能找到收入比較高的工作,縣城里,保姆的月工資已經(jīng)超過了3000元,還供吃供住。目前,我還走不出去,但我可以用學到的家政知識管好家,照顧好婆婆和孩子?!?/p> 下課了,學員們圍在維西縣婦聯(lián)負責人和老師的周圍有說有笑。一位性格開朗,話音清脆的婦女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和春艷,老師講的你聽得懂嗎?”縣婦聯(lián)負責人問?!袄蠋熤v得好,我聽得懂!這幾天是收獲不小,我和大家都在下決心,爭取以最好的成績拿到職業(yè)資格登記證?!?/p> 和春艷今年30歲,家住共吉村,一家5口人,兩個孩子一個上初一,一個上小學,都在學校食宿。和春艷在維西縣城的一家家具廠務工,主要做打磨工,丈夫在家照顧85歲的老人和孩子。這一個5口之家,經(jīng)濟來源主要靠和春艷。 和春艷快人快語:“我在家具廠每月1800元的工資,活路不累,廠里還供吃供住。過去,我在家種地,一年下來,現(xiàn)金收入還不到2000元。朋友從微信里傳來鄉(xiāng)政府舉辦家政培訓班的消息,我就請了假,報名參加培訓班。多一門手藝多一條路。我和姐妹們很珍惜這次學習機會,大家學習都很刻苦?!?/p> 就像和春艷說的一樣,參加培訓的32名學員都很想掌握育嬰知識和家政知識,拿到資格證后走上就業(yè)崗位,跨過通往脫貧致富上的技術“門檻”改變貧窮落后面貌。 “大家學習積極性很高。你們的學習動力來自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本S西縣婦聯(lián)負責人對培訓班的學員說,“看到你們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我感到很高興。你們通過勤奮學習拿到《育嬰初級職業(yè)證書》和《家政服務資格證》后,云南技師學院還為你們推薦就業(yè)崗位??邕^技能門檻,你們就能找到體面的工作,獲得體面的收入,有了體面的收入,就有體面的生活,體面的人生?!?/p> 據(jù)了解,此次為期15天的培訓班是由維西縣婦聯(lián)、縣人社局、云南技師學院和白濟汛鄉(xiāng)黨委、政府共同舉辦的。(楊洪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