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上旬,來自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一市兩縣的100多名村(社區(qū))黨組織書記在勐臘縣委黨校參加了為期5天的培訓。這次培訓由省委組織部主辦,利用當地的教學資源,除邀請專家講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精神、黨章,基層黨建相關業(yè)務工作等,還邀請優(yōu)秀少數民族黨總支書記現身說法,對“邊疆地區(qū)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基層民主協商”“少數民族地區(qū)村級治理和矛盾調解”等內容開展經驗交流,學員普遍反映課程既有高度又接地氣。 邊疆縣革命老區(qū)縣貧困縣村黨組織書記集中培訓是省委2018“基層黨建鞏固年”8項重點任務之一。今年以來,省委組織部認真組織實施培訓工作,采取“一班一方案、一期一策劃”的做法,精心策劃安排培訓課程、調配師資力量,相關州市協助推進,取得了良好成效。截至目前,我省共組織邊疆縣革命老區(qū)縣貧困縣村(社區(qū))黨組織書記培訓25場次、培訓5900余人,基本實現全省邊疆縣革命老區(qū)縣貧困縣村(社區(qū))黨組織書記培訓全覆蓋。 政治引領突出特色 “一班一策” 精準施教 堅持精準施教。此次系列培訓以政治引領,著眼脫貧攻堅,重點突出邊疆民族地區(qū)地域特點、突出革命老區(qū)優(yōu)良傳統和貧困地區(qū)實際情況,精準提升黨組織書記的能力素質。 培訓內容緊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精神、新黨章專門設置培訓內容,并規(guī)定3個方面內容培訓時長不得低于每次培訓總時長三分之一,確保參訓黨組織書記能夠原原本本、扎扎實實學習領會中央精神。同時,結合云南邊疆少數民族地區(qū)實際,突出民族團結、強邊固邊、反對分裂、維護穩(wěn)定、促進和諧等特色內容;結合革命老區(qū)優(yōu)良傳統,突顯云南紅色教育特色;結合貧困地區(qū)實際,聚焦脫貧攻堅和鄉(xiāng)村振興政策,提升致富能力; 做到因地制宜,“一班一策”。 在昭通培訓時,讓學員們重走長征路、上故事黨課、模擬扎西會議場景,重溫入黨誓詞,叩問入黨初心,受到黨性錘煉;在少數民族聚居區(qū),發(fā)放傣文、傈僳文等少數民族語言《黨章》教材;在迪慶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邀請專家圍繞抓黨建促脫貧攻堅,提高產業(yè)扶貧、易地搬遷、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yè)等內容進行政策解讀、專題輔導。一堂堂“對癥下藥”的課程幫助黨組織書記領會精神、熟悉政策、理清思路。 下沉資源就近培訓 制度約束保障實效 人員分散、交通不便是以往集中培訓的主要“瓶頸”。為此,省委組織部精心整合師資陣地資源,把培訓教學點搬到基層一線、把培訓課堂放到黨組織書記身邊,使村(社區(qū))黨組織書記在“家門口”就近就便接受培訓。 精心調配師資資源,我省在充分發(fā)揮中央組織部確定的支部書記集中輪訓班4名云南師資作用的基礎上,以領導干部、理論專家、基層黨務工作者和優(yōu)秀實用人才為主體,組建省級培訓師資庫,確定師資人選180余名。通過領導干部講政策、黨務骨干教方法、基層人才談做法,有效整合優(yōu)質教育資源,保證了培訓的權威性和專業(yè)性。 精心整合陣地資源。充分發(fā)揮市縣兩級黨校及黨員干部教育實訓基地在培訓中主渠道、主陣地作用,依托扎西干部學院、楚雄彝族自治州州委黨校、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州委黨校、石林縣委黨校等開展培訓,把培訓場地選在一線、選在基層,充分整合當地的教學資源,更好地滿足現場教學需求。 為保障培訓實效,我省還建立了訓前需求生成機制、訓中動態(tài)管理機制、訓后效果評估機制相結合的培訓成效管理體系。訓前,通過“12371”云嶺先鋒黨員咨詢服務熱線和在培訓報名表中征求意見,對參訓書記進行培訓需求調研,省委組織部結合實際設定培訓“套餐”,量體裁衣。訓中,集中開展學風紀律教育,嚴格執(zhí)行班主任、跟班聯絡員和班委會“三位一體”管理制度,以學員固定座位對號入座、“云嶺先鋒”手機APP掃碼等方式,對參訓學員實施動態(tài)監(jiān)督管理。訓后,按照10%的比率抽取參訓村(社區(qū))黨組織書記進行12371電話回訪調查,并結合每季度基層黨建綜合督查工作開展培訓成效評估。 不斷總結提煉培訓經驗,細化各階段步驟、方法、要點,隨著《培訓工作規(guī)范化手冊》的制定,我省探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培訓模式,不斷推動培訓工作規(guī)范化、標準化、系統化。(云南日報 記者 郎晶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