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迪慶州博物館和德欽縣文物管理所聯(lián)合開展了德欽縣境內文物“擦擦”田野調查。 據介紹,“擦擦”一詞源于印度梵語讀音,意為模具制作的塔型、真言和造像,以泥質和陶質居多?!安敛痢睆墓呤兰o隨著佛教文化傳入西藏,之后伴隨佛教文化在藏區(qū)發(fā)展繁榮至今,是藏傳佛教藝術文化之一。德欽縣境內原有土擦、火擦、水擦、風擦等形式的“擦除”,此次調查中發(fā)現(xiàn)主要是土擦。 據悉,此次調查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以瀾滄江沿線為主,調查小組共走訪了4個鄉(xiāng)鎮(zhèn),35個“擦擦”點,7個寺廟,5個摩崖石刻點,6個文物保護單位。第二階段以金沙江沿線為主,走訪了4個鄉(xiāng)鎮(zhèn),49個“擦擦”點,10座寺廟,2個摩崖石刻,11個文物保護單位。調查組對德欽縣境內“擦擦”的分布情況、起源、發(fā)展歷史、制作方法以及寓意和藝術形式等有了初步了解,為迪慶境內“擦擦”文化研究、造像藝術研究和展示拓寬了視野,并為將來制度保護計劃奠定了基礎。 (江初 次里農布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