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網(wǎng)訊 (記者 張燕 通訊員 林文雁)近年來,維西縣團結引領廣大青少年投身國家建設、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切實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貫穿聯(lián)系服務青少年工作各方面、全過程,在推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創(chuàng)建各項工作中積極作為,增強青少年投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責任感、使命感。 聚焦理論教育,厚植青少年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情懷。按照民族團結進步創(chuàng)建活動“進學?!钡囊螅菩袊彝ㄓ谜Z言文字教育,重視統(tǒng)編教材的育人作用,以思想政治教育為主,學科教育為輔,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學校教育管理、校園文化建設當中。此外,通過成立機關青年理論學習小組,進一步推動青年群體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更好地擔負起新時代青年的職責和使命。今年以來,共組織開展黨政機關青年理論學習小組“思享會”2次,“青年大學習” 10次。 維西縣依托白鶴山社區(qū)革命老區(qū)紀念碑、橋頭小村紅色教育基地、團史館等青少年愛國主義民族團結教育基地,認真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并積極發(fā)揮“青年講師團”“紅領巾巡講團”力量,延伸紅色教育工作觸角,深化民族團結一家親共識,引導廣大青少年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懷。今年以來,共組織全縣中小學生和各領域團員青年開展理論教育活動13次。此外,常態(tài)化開展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及“進寺院”“爭做新時代好僧尼”主題宣講活動,提高青年僧尼知法守法、維護民族團結和社會穩(wěn)定的自覺性,增強對“五個認同”“四個與共”的認同感。今年以來,共開展主題宣講2場次,覆蓋青年僧尼100余名。 注重輿論引導,提升青少年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積極性。持續(xù)推動“互聯(lián)網(wǎng)+”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通過線上、線下聯(lián)動的方式,促進各民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強化宣傳民族團結先進典型,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青少年接觸較多的新媒體平臺,開展理論闡釋、政策解讀和故事宣講等,積極傳播正能量。今年以來,共開展“互聯(lián)網(wǎng)+”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5期。此外,健全青少年領域網(wǎng)絡輿情引導管控機制,依法嚴厲打擊利用網(wǎng)絡挑撥民族關系、煽動民族歧視和仇恨、破壞民族團結的言行。今年以來,共發(fā)布民族團結進步相關視頻20余條。同時,引導青少年利用自媒體分享身邊的民族團結故事,發(fā)揮自媒體的正向作用。 搭建實踐平臺,鞏固青少年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基礎。進一步深化對口幫扶機制,充分發(fā)揮融情交流活動的實踐育人作用,營造團結友愛的氛圍。今年以來,開展“寶山·維西青少年‘手拉手’活動”1期,維西縣2024年青少年業(yè)余體育學校暑期U10、U12、U14足球集訓1期,促進各民族學生之間互相交流、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同時,積極開展“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同心奮進新征程”“青馬工程”“紅領巾愛學習”及形式多樣的主題團(隊)日活動、演講比賽、書畫比賽、羽毛球賽、氣排球賽等文體活動,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實踐活動,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根植于青少年心中。今年以來,共開展各類實踐活動15次,覆蓋青少年2.25萬人次。開展志愿服務方面,進一步推動各族青年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更好地擔負起新時代青年的職責和使命。今年以來,共組織各族青年參與“闊時節(jié)”“蘭博會”“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主題文化云南篇維西活動”等各類志愿服務5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