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喉柳鶯在迪慶州境內(nèi)高海拔地區(qū)為常見夏候鳥,中低海拔地區(qū)為旅鳥或少見冬候鳥。每年4月至9月,高海拔的針葉林、混交林和杜鵑林中可以見到它小巧的身影或聽到它哨聲般尖銳的鳴唱聲。它是雀形目柳鶯科柳鶯屬的鳥類,英文名字叫做Ashy-throated Warbler,學名為Phylloscopus maculipennis。 灰喉柳鶯體型小巧,身長約10厘米,體重5至7克,最顯著的外部特點是善的灰白色調(diào)和雪白的眉線。擁有小巧精致的喙,具有明顯的頭紋、翼紋和淡色臀部。成鳥的頭頂和頸側(cè)呈深灰綠色,眉線白色且長,眼紋暗棕色同樣長。背部、肩羽和上翼覆羽為鮮綠色,翼羽和尾羽暗褐色,外側(cè)三根尾羽內(nèi)緣白色。下體上部灰白色,其余部分鮮黃色。雌雄鳥羽色相似。虹膜暗褐色,嘴黑色,跗蹠肉色或淡黃褐色。幼鳥上體較成鳥更棕色,翼紋帶有淡褐色,喉嚨和胸部顏色比成鳥淺。 灰喉柳鶯棲息于混合橡樹和針葉林區(qū),海拔1800米到3500米,尤其偏好杜鵑林和灌木叢生的環(huán)境。有垂直遷徙的習性,繁殖后,會從高地遷至低地和山麓地帶,海拔一般在600米到2100米之間。單獨或成對活動,性活潑,常在樹冠層活躍覓食,主要以小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繁殖期為每年4—6月,巢非常隱蔽,被懸掛在樹枝上。 灰喉柳鶯是中國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jīng)濟、科學研究價值的(即“三有”)陸生野生動物,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ver3.1—無危(L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