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毛澤東電令西北軍區(qū),命令“新疆進軍阿里的先遣部隊,要繼續(xù)擔負起偵察到噶大克之任務”。 6月2日,先遣連45名官兵組成進軍噶大克先遣分隊,由李子祥、彭青云負責。 6月6日,分隊與安志明部共同誓師出征。 分隊分兩個梯隊,保持半個馬站(25公里)的距離,踏上了征程。 先遣連分隊離開改則不久,便進入了羌塘腹地,雪山橫空,荒涼無際,時而狂風呼嘯,時而大雪席卷。 走了10多天,先遣分隊才甩下了“十二圣湖”無人區(qū),在這里,許多生病久未愈的人加重了,戰(zhàn)馬又損失了三分之一。 ——摘自《進藏英雄先遣連》 6月27日,鹽湖的采訪結束時,時間已經(jīng)過了下午兩點,“追尋先遣連足跡”采訪報道組又往亞熱方向駛去。 鹽湖和亞熱均屬革吉縣。亞熱位于縣東南部,與改則縣、普蘭縣、仲巴縣相鄰。通往亞熱的公路全程為油路,少了土路的顛簸,往來車輛卻很稀少。據(jù)說,亞熱因其所處的特殊地理環(huán)境,至今仍是野生動物的樂園,數(shù)量最多的是野牦牛和藏羚羊。 此行并未見到野牦牛,但藏野驢、藏羚羊、藏原羚等野生動物時常出沒在路邊,也偶見羊群在悠閑吃草。海拔雖然更高了,但車窗外的草質(zhì)似乎比改則要好一些。 我們?yōu)槭裁匆欢ㄒ啛徉l(xiāng)? 從拉薩出發(fā)后,6月6日下午到達革吉縣城時,報道組在街頭匆匆與阿里(革吉)直屬庫紅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總設計師米瑪次仁見了面。這位被譽為“阿里通”的退休老干部了解到我們此行的目的后說:“你們最好到革吉縣亞熱鄉(xiāng)走一趟?!?/p> 山路彎彎,在艱難翻越一座叫達多拉的山口后,海拔已達5200米以上。不久,車的右前方開始有村落房屋出現(xiàn),翻過山坡后,更大一片房屋出現(xiàn)在地平線盡頭。 亞熱鄉(xiāng)終于到了!175公里,用時3個多小時。 年輕的鄉(xiāng)長邊巴歐珠和鄉(xiāng)干部早已等在政府大門口。見面第一句話,他說:“鄉(xiāng)里請來的幾位老人在里面等著呢?!?/p> 只見幾位老者和一位中年男子坐在陽光板房內(nèi)。見到我們,每個人臉上的微笑燦爛如高原陽光,是那種高原牧民特有的熱情與親切。 他們分別是來自塞利普村91歲的洛桑尼瑪、81歲的桑旦和54歲的石達,還有一位來自羅瑪村的昂達老人。 得知我們是為追尋先遣連足跡而來時,大家訴說的愿望似乎都很強烈。 屋外,高原陽光炙熱;屋內(nèi),在亞熱鄉(xiāng)政府溫度極高的陽光板房里,大家在你一句、我一句中熱聊,先遣分隊的足跡從模糊變得清晰。 81歲的桑旦老人身穿傳統(tǒng)羔皮藏裝,一頂禮帽下梳得精細的辮子垂在肩上,透過老花鏡,可見他時而半瞇著的眼。 桑旦10來歲時,有一次和父親給塞利普當?shù)厮聫R送木材,見過一群駐扎在寺廟附近的陌生人。當時,他們并不知道這些人就是先遺分隊的官兵。 “我父親給他們提供了一些牛奶,他們回贈了面粉,因為此前沒見過這東西,拿回家也不知道怎么吃。后來,第二次見時,他們正在吃餅子,還給我們吃,才知道那就是用面粉做的。”桑旦老人說。 91歲的洛桑尼瑪記得,先遣分隊出現(xiàn)在塞利普地方時,天氣已轉暖。“他們在寺廟附近大概駐扎了一個夏天,‘梅色卓美’( 藏北方言,和解放軍穿的土黃色軍服有關),我們當時這么稱呼他們,因為語言不通,偶爾比劃著交流,大多數(shù)時候就是相互看著,彼此微笑著?!甭迳D岈斠皇种糁照?,一手指著前方說。 比起老人們,54歲的石達顯得更了解這段歷史。他的父親次仁生于1923年,年輕時見過“梅色卓美”,人民公社時期曾當過亞熱區(qū)的文書。次仁過世前給家人講過很多先遣連的事情。 1951年初夏,一群身著土黃色服裝的人來到塞利普地方,他們身上未見有槍械,也不打擾老百姓,只是就地駐扎在離寺廟不遠的地方。然而,各種謠言卻從四面?zhèn)鱽?,他們的到來在牧人中引起一陣騷動。 很快,當?shù)厣蠈泳墼谝黄?,一連開了好幾天的會議,討論這些陌生人的來路,猜測是友好或是不祥?!熬o張了一段時間,最終,大家相安無事,‘梅色卓美’很友好,沒發(fā)生過任何不好的事情。”石達轉述著當年父親的話。 其實,亞熱從來不是一個偏僻的地方。除了1951年夏天先遣分隊從亞熱經(jīng)過并駐扎一段時間外,上個世紀60至70年代,亞熱一帶也曾是土匪時常出沒的地方。剿匪英雄趙留柱是當時亞熱區(qū)的區(qū)委書記、剿匪民兵拉拉是亞熱區(qū)羅瑪村人,他們先后在剿匪過程中犧牲。一直以來,當?shù)匕傩斩祭卫斡浿麄冃闹械挠⑿邸?/p> 到達阿里地區(qū)后,我們又特意拜訪了米瑪次仁,希望從他這里獲得關于亞熱鄉(xiāng)與先遣分隊的相關史料。據(jù)米瑪次仁了解,1951年6月,先遣連剩余官兵及后續(xù)的安志明部隊,從改則扎麻芒堡離開,經(jīng)過革吉的鹽湖、象魯康寺、雄巴、亞熱的塞利普等地。米瑪次仁認為:“先遣分隊到亞熱后,駐扎在塞利普地方,給當?shù)乩习傩账瓦^食物,做了很多好事,駐扎時間是一個夏天。” 他說:“作為先遣分隊,他們有探路和偵察任務,應該有二十幾人,準備從塞利普挺進普蘭,需要向導,最后并沒有從塞利普的賢普林寺(注:為普蘭縣賢普林寺的一個分寺)方向走,而是折回從久美措兩湖之間穿過。事實證明,這樣往普蘭方向確實更近一些。” 為從當?shù)乩先丝谥辛粝抡滟F的口述資料,近兩年,米瑪次仁兩次走過這條路。他說:“通過當?shù)乩习傩盏目谑鍪妨希瑫r也找到一些軍事實物,加以佐證后我得出結論:70年前,先遣連從亞熱路過,到普蘭巴嘎,解放了普蘭,最終解放阿里?!?/p> 因時間有限,我們未能到達米瑪次仁所說的當年部隊在塞利普駐扎過的地方。但據(jù)他介紹,經(jīng)歷70年風霜雨雪,今天,亞熱鄉(xiāng)塞利普當年的軍事工事已被風沙掩埋,但很多當?shù)乩先说搅四莾喝詫さ玫竭z跡。 “我在這些遺跡處找到了一些解放軍的遺物,現(xiàn)在就保存在阿里(革吉)直屬庫紅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紀念,也為緬懷!”米瑪次仁說。(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 |